开江县委编办强化工作举措,做实做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登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更好地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推动党的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个到位,把档案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成立编办主任为组长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抓、分管领导督、股室负责人管、经办人员办”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将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明确工作目标,严格实施档案工作责任制,并纳入年终考核。
三是人员配备到位。根据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和规范化管理要求,配备2名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全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工作。
强化三项建设,全面提高档案管理软硬件水平。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法人登记档案整理归档、查阅、保密制度,明确档案员岗位责任,对档案内部使用、查阅、借阅的要求、程序、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是强化硬件建设。安排办公用房20㎡作为档案室,配备档案柜5组、计算机1台,共用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等设备,配备防火、防腐、防盗等必要的安全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有效提升登记管理档案工作水平。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安排赴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交流学习,主动与县档案馆、其他县(区)兄弟单位对接,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突出三个重点,充分发挥档案管理职能作用。
一是突出审核把关。对全县事业单位法人提交的各项纸质材料进行审核、复查,做到档案资料齐全、真实、有效。针对提供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的单位,及时告知所要修改和补齐的资料,并按时再次进行提交、审核,从严格把好档案材料收集关。
二是突出细化管理。依据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年度报告资料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依次排列、按序编码,每一家单独成盒,实行“分类整理、一事一卷、一户一档”,达到材料齐全、内容完整、规范有序。
三是突出开发利用。规范档案查阅流程,深化“电子数据+纸质档案”同步管理模式,实现双重备份,确保档案资料保存完备、更新及时、信息准确,让档案资料成为机构编制发展可查、可鉴、可用的宝贵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