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达州党建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12-19 19:57:16    来源:宣汉县普光镇中心校    浏览量:   作者:罗娟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手段、方法都还沿袭60、70年代的“讲授法”、“灌输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书本内容和既定教案的演绎,为学生营造的是单一性、封锁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了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是陶冶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以及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教育潮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洪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学校亟救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怎样实施现代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认真探究,结合多年来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现就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教给学生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法,重视训练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浏览泛读。要使学生形成快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必须培养他们泛读、扫读、跳读、速读的习惯。如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栏目、标题,在浏览中广泛摄入信息,获取粗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选取自己需要详细阅读的材料。
       2、细品精读对于典型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品精读,例如:﹙1﹚、文章是写人或是写事﹙或写景或是写物﹚,写了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事﹙或写了什么样的景,状了什么物﹚。﹙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的转换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按总分总的顺序等等。﹙3﹚、能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哪里有什么,哪里怎么样句式概括出每一段﹙或意义段﹚的主要意思。﹙4﹚、抓重点词语或联系上下文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5﹚、能找出文中的句式,体会其作用,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夸张句、反问句以及前后照应的句子,过渡句,带有关联的句子等等。﹙6﹚、写人记事的文章能透过人物的外表描写,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7﹚、能辨别文中所描写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和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8﹚、圈画或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9﹚、简单地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上述问题结合文章内容作参考选择﹚
       3、养成勤动笔、勤问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我们首先教给学生如何“圈、点、画、勾”、然后教给学生如何写批注,如何摘抄,如何写体会,如何把没读懂的词句、段落等注上质疑符号,最后教给释疑的方法,如查工具书,问家长、老师、同学等等。
       只要学生按照上述几个方法去课外阅读,必将会获得行之有效的收益。除了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在指导教材内容的阅读上狠下功夫。
       我们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自学兴趣,在此环境中,教师要深究教材,把握基础的重难点,结合班上实际,把课题理念和要讲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和学练的问题当中去,让学生先学后练。
       首先,老师布置课前预习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问题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在学生明确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去读、去想、去学,强烈的好奇感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比如,我在教《金色的草地》一文之前,告诉学生预习时注意几个问题: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蒲公英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自动听课,预习中发现的难点能够自己解决。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检验学生在家中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可以采取默写生字,熟读课文断落等手段了解预习情况。比如:我在《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前,曾让学生预习课内生词。课堂上,我抽查几名学生默写,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做到课前预习,就特地为此召开一次班会,让学生了解预习的重要性,从此,学生的预习情况有很大的好转,学生的预习习惯也逐渐养成。
       二、师生互动探究,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互动模式是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对话过程。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有利于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养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如何做到课堂中的互动呢?
       我们认为只有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与教师一起互动。学生小,经历的事少,有的胆小,有的语言表达水平低,往往与老师对话交流时,会出现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答错问题,大胆张口,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克服畏惧心理。同时,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要搭建阅读与交流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有效地提高师生互动的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光靠学生的自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教师加把火,那火才会烧得更旺。每学一项新的内容,教师要因生而充分激活,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这种教法就是要教师把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与学练的习题,让学生去探究学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讲课。
       课堂上,学生探究学练等于他们冲到了学习的前沿阵地。学生若凭自我能力完成了课前的探索学练任务,定会觉得成功的喜悦,这就会激励学生以积极之态去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假若学生在探索中遇到困难,就会自觉地找人讨论或向人求教,这种课内探究引起的主动学习与互动探究,不仅激活了学生内在动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师让学生先练,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讲课,就能及时地调整讲课内容和程序,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从而缩短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容易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有利于因材因生施教。这种教学机制才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恰当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巧妙的语文教学方式,解决了学习语文的“枯燥无味”的问题,通过转换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角度,降低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语文,自觉主动地学习,为以后能力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方频道: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宜宾 南充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牧 凉山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投稿邮箱:djypta@163.com     电话:13688124327
Copyright© 2021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