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兜底线 民生保障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3-12-29 13:17:24 来源:万源市民政局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立足民政民生职责,做实民生兜底保障,是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结构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2023年以来,在万源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源市民政局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工作稳中求进,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放权赋能、优化服务,高要求推动社救转型升级。我们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全面下放至31个乡镇(街道),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就近申请办理;针对各乡镇(街道)在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中存在的业务难题,主动开展精细化指导,安排专人上门辅导,切实解决实务“难点”“赌点”,做到应保尽保;严格按照《四川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流程》的要求进行低保对象的评定,通过定期、不定期督查和专题会议等方式,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
二是摸底排查、精准调控,高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我们通过“自主申报+入户走访+数据比对”模式,开展“大排查、全摸底”专项工作,并按照走访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深入全市各乡镇,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传达民声,做到低保应增尽增、应减即减,为低保数据的的精准做坚实支撑;充分利用天府救助通平台,对困难群众信息资料进行信息化的动态管理,保障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对于低保新增、调标工作不仅要求乡镇严格把好低保门槛,乡镇民政员要做到100%上门核实,符合基本条件的要上乡镇党委会进行讨论,通过集体研究决定低保对象;围绕低保评定准确性、公正性要求,对于乡镇申报的数据开展了进一步核实,充分调查其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赡养(抚养、扶养)人员信息。
三是协同共进、分类施救,高质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我们积极落实“扩围增效”部署,组织村社干部和网格员明确重点走访对象上门摸排、及时发现困难群众主动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落实“单人保”政策,针对具有重病重残人员的低保边缘家庭,要主动进行走访,掌握基本情况,并对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缺少低保申报资料的特殊人群,积极协调有关单位,通过联动村委干部、民政经办人员、乡镇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村民代表共同“一事一议”,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以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2023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累计新增低保1473人,停发低保2879人,调整保障标准29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42.72万人次、11500.6万元,临时救助金1004户、236万元,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进全市困难群众的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