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04 12:59:46 来源:宣汉县峰城中学 浏览量: 作者:游猛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和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发展,后备力量必须充足,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在“双减”的背景下,提倡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对学校的挑战,是对老师的挑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作为一名山区中学物理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死板的进行知识灌输,让要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自主探索。
关键词:“双减”;青少年;科技创新;自主探索
一、“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意义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本身实践性较强,为了让教育和时代共同进步,就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学工作。当前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现状,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且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升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这些学校通常把应试教育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是极其错误的,浪费了教育资源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以理论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学生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对计科学技术等学科的了解,提升了对理化生学科学习的兴趣。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而言本身趣味性较高,实践操作性较强,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减轻,同时教学主阵地也再次回归到学校,为初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一)活动形式
如何设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准,也是创意的重要来源,应在课程目标体系内,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资源和实践平台,激发学生本能,主动研究。学生自愿组建实验小组,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联合学校内外资源,可延伸到家庭、高校和社会资源;求助家长、老师及社会专业人士解决问题;向学校申请经费购买材料,升级实验室;成果形式多样化,如论文、PPT、实物作品和创新产品等;评价方式多元化,可通过作品展示、创意展示、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二)创新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
能够形成学习动力,并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略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趣味性因素,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提不起兴趣,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都进一步得到了减轻,而为了让学生的课后时间更加有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科学创新综合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学生该如何做呢?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学生想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创新,要知道创新的要求。要实事求是的去做好每一项实践创新,并不是空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学生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现有的知识面上进行一定的探索。其次,学生要做到不断研究和探索,要知道一切新事物的发现和新研究的总结都离不开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要避免眼高手低,要不断发现,重复实验,得出结论,再重复验证;要积极探索在创新过程中找出问题所在,并且主动解决问题。
(三)创新活动以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为主导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双减”背景下,科技辅导员利用科技教育这一课程的独特优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新定义课程性质。在教学环节,科技辅导员可以从课堂教学到科技课程体系完善,促进科技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科技辅导员来说,在落实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了解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科技辅导员既要做到身体力行,也要充分把握可利用的科技实验材料,从身边常见小物品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根据相关技术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创新,不断强化科技教育力度,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方法。比如利用身边的废弃矿泉水瓶制作模拟火箭发射,利用吸管小气球铁丝制作液压计,还可以用塑料板制作航模等等,来提升学生兴趣,变废为宝。科技辅导员还应当重视科技教育内容,不断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让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够始终保持在正轨上。科技辅导员要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予以重视,让学生能够对科技产生浓厚兴趣,愿意积极主动投身到科技研究和技术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四)学校如何助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科技创新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过度的关注应试教育的成绩,过多占用学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失去自主探索的空间;而科技辅导员突然面对繁重的教育要求难以把握实际教学与价值传导的关系。此外,科技辅导员的培训进修机会不多,对于当前开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内容的了解不到位,缺少适用的方式方法,无法落实科技教育这一基础教学目标。而从学校方面来看,除了经费的不足,实验室配置不够之外,大多学校没有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没有强调当前科技教育的力度,没有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并未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所以要想好好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把这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应该大力支持这项活动,提升科技辅导员专业能力,提高经费,购置器材,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教育方法。
(五)家庭如何配合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
作为家长,要做到尊重老师的工作,相信学校。很多家长一方面不愿意与学校多沟通,另一方面又对学校不够信任。这是很不可取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言行会深刻、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所以,家长应该以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而在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以及老师的想法。
三、结束语
总之,如今考试成绩已经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教育的关键。“双减”背景下,科技辅导员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减轻学生课业压力,让他们能够自由成长,在科技教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科技辅导员的引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参与研究、创新过程中,具备能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实践技能,并形成正确的科技价值理念,进而提升他们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