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初试,奏响求知序曲;荷影新摇,铺就成长锦程。5 月 12 日,渠县有庆中学劳技综合组王洪卫、王红军两位老师,以《虚拟世界必谨慎-网络游戏勿沉迷》《Excel 数据处理实战》为主题,分别献上两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两位教师,凭借不同学科视角,深度诠释 “因材施教” 的教育智慧,为全校教师打造了跨学段、跨领域的教学研讨典范。

筑牢心灵防火墙:虚拟世界中的成长思辨
高一.4 班的课堂上,王洪卫老师以一组震撼的数据 ——“全球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时长超 6 小时”,瞬间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由此拉开生命与安全课的精彩序幕。作为深耕德育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他精准洞察数字化时代青少年面临的新挑战,巧妙地将 “网络游戏沉迷” 这一社会热点议题,转化为课堂上的深度思辨内容。
王洪卫老师创新采用 “案例链 + 情景模拟” 的教学模式。课堂伊始,一段纪录片片段缓缓播放,生动呈现了某中学生从 “休闲玩家” 逐渐滑向 “辍学成瘾” 深渊的全过程,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紧接着,“虚拟社交利弊谈” 辩论赛火热展开,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观点交锋中,逐渐明晰 “虚拟身份” 与 “现实责任” 之间的界限。最后的角色扮演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模拟 “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游戏” 的沟通场景,在共情体验中,切实掌握了亲子沟通的实用技巧。王老师还巧妙设问:“当我们在游戏中‘升级打怪’时,现实中的时间正在如何流逝?” 这一问题,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学生们对时间管理与自我约束的深入思考之门。
解码数据魔法:Excel 课堂里的逻辑之美
初一.1 班的信息技术课堂,王红军老师以“Excel数据处理实战”为题,将信息技术课堂打造成一座“数据工厂”。他以“学生月考数据管理”为蓝本,将抽象的表格操作转化为具象的问题解决任务,如快速计算总分、平均分,美化表格等,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王红军老师运用 “三阶任务法” 实现分层教学。基础任务面向零基础学生,要求完成数据录入与格式设置,帮助他们扎实掌握表格规范;进阶任务则引入 SUM、AVERAGE 等函数应用,引导中等生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拓展任务更是颇具挑战性,要求学生制作动态图表并撰写数据分析报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现场操作中,不仅熟练掌握了软件技能,更深刻体会到数据背后蕴含的逻辑思维与管理智慧。
评课研讨环节:教育的宽度与温度
评课研讨活动由教务处副主任丁小勇主持。王洪卫、王红军两位老师先后深入解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了深刻的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罗浪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王洪卫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 “真正的教育不是禁止,而是引导学生在虚实之间找到自我掌控的支点” 的教育理念,课程结尾的 “屏幕时间管理承诺书” 签署环节,更是匠心独运,旨在帮助学生树立 “自律使用数字工具” 的意识;而王红军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则完美诠释了 “软件操作培训,更应是培养‘数字公民’的启蒙场” 的教育观,学生们学以致用,当堂便能熟练掌握 Excel 表格的基本操作。
在其他老师纷纷发表独到见解后,丁小勇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发言。他表示,这两堂公开课虽在不同班级开展,却共同指向教育的本质:王洪卫老师在 “虚拟与现实” 的思辨中,为学生守护成长底线,带来了一堂 “走心” 的生命教育课,助力学生在信息洪流中牢牢守住心灵的锚点;王红军老师在 “数字与图表” 的建构中,培育学生的未来能力,呈现了一节 “走实” 的技能培养课,让学生在数据处理中领略到理性的强大力量。他着重强调,教育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既要为学生筑牢虚拟世界的防护栏,也要为他们打开数字时代的大门。在 “谨慎对待虚拟” 与 “大胆拥抱技术” 的辩证关系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育应有的宽度与温度。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有庆中学教师团队的教学智慧,更彰显了在数字化浪潮下,教育者如何以匠心守护学生成长,以创新培育未来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