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和残疾人,是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五宝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关于特殊群体关爱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总体要求,聚焦困难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推动关爱工作向精细化、精准化、常态化方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高龄津贴、困境儿童生活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各项政策,持续开展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特殊困难群体入户走访,做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2024年共发放高龄津贴71.616万元,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救助金19.8万元,并为2位百岁老人发放敬老金和家庭奖励金各4000元,4名年满18岁在校孤儿申请“福彩公益金”2.8万余元,切实做到“资金跟着人走、政策围着人转”。

深化关爱行动,强化主动服务。聚焦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一老一小”探访关爱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村(社区)网格力量,建立“常探访、早发现、快处置”闭环机制,开展心理疏导、生活照料、应急救助等多样服务,2024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关爱对象覆盖面不断扩大。
强化综合保障,拓展就业渠道。统筹公益性岗位设置与困难群体就业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71个,重点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脱贫户倾斜,累计发放补贴62万余元,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务协作帮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59人次,帮助特殊群体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活环境。持续推进无障碍改造工程,优先在敬老院、卫生室、村级活动中心等地设置无障碍通道及适老化设备,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出行与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儿童关爱阵地建设,打造集托育、辅导、活动于一体的关爱平台,满足儿童成长多元需求。
加强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民政、残联、教育、卫健、妇联等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信息共享、问题会商,确保工作协同高效。强化督导检查,压紧压实各村(社区)属地责任,做到政策落实有痕迹、关爱服务有记录、群众满意有回音。
下一步,五宝镇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暖情怀,把特殊群体关爱服务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真正让“弱有所扶、困有所助、老有所依、幼有所育”在基层落地生根、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