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武胜县烈面镇纪委立足职能职责,以“零容忍”态度靶向发力、综合施治,全力推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护航乡村振兴。
一、高位推动,自查自纠“全覆盖”
烈面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行动,督促镇农业农村部门、各村(社区)严格对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负面清单》,对党的十九大以来集体资金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情况开展“拉网式”自查。通过建立“一村一档”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确保自查自纠不留死角。截至目前,监督检查中发现6个问题,已梳理问题线索3条,推动立行立改问题6项,追回流失资金3万元,切实扎紧集体“钱袋子”。
二、精准监督,严查问题“零容忍”
镇纪委联合镇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依托“三资”监管平台,强化数据比对和预警功能应用,深入核查村级账目、合同档案、工程项目等关键环节,重点聚焦“三资”领域虚报套取、侵占挪用、优亲厚友、违规发包、收益不入账等五类突出问题。同步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累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6件,通报典型案例1起,约谈提醒3人,形成有力震慑。

镇纪委委员何军现场核实农村集体“三资”情况
三、重拳治本,系统施治“长效化”
强化日常监督嵌入,充分发挥片区监督员作用,将监督探头嵌入“三资”管理日常,定期列席村级相关会议,对重大决策、资金使用、资源发包等进行“贴身”监督。深化公开公示质效,强力推动“线上+线下”双公开。线上,督促各村(社区)在村级微信群、“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实时公开“三资”变动、收益分配等关键信息;线下,统一规范村务公开栏“三资”专版,要求明细到项、公示到户,确保群众看得懂、能监督。做实警示教育“后半篇”,深化以案促改、以案示警。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组织案发村(社区)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根源。在镇村大会、微信群广泛传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四、聚力民生,守护群众“获得感”
“以前村里账目不清,大家心里总犯嘀咕。现在每笔收支都公示,我们看得明明白白!”高梯村村民张某对整治成效连连称赞。通过专项整治,全镇23个村(社区)实现“三资”台账电子化、公开常态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下一步,镇纪委将持续深化“三资”领域监督,严查“微腐败”,管住“微权力”,以清风正气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