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19:58:04 来源:邻水县中医医院 浏览量: 作者:王译伟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叮咬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早在1952年,在坦桑尼亚就发现了。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
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是防控关键。
1.安纱窗、挂蚊帐,使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保持室内清洁。
2.出门喷驱蚊水,穿长袖长裤。
3.清除蚊虫孳生地,清理花盆托盘、空调水盘、废旧轮胎积水。
4.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伊蚊主要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最为频繁。因此,在这两个时间段,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特别提醒,驱蚊液不要对着眼口鼻喷,如果想要在面部使用驱蚊产品,先喷到手上,再抹到相应位置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