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1 21:05:13 来源:苍溪县文昌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量: 作者:李江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卫生院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深刻领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核心要义
"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实现服务质效的系统性变革。对基层卫生院而言,这意味着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被动接诊"转向"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联动"。
二、聚焦关键环节,优化服务流程
简化就医流程是基层卫生院的首要任务。可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将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集中办理;推广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一卡通行";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很多卫生院通过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患者平均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了,满意度显著提升。
强化健康管理是基层特色优势。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更新机制,对慢性病患者实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签约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真正实现"治未病"。实践证明,这种主动服务模式能有效降低居民发病率,减轻医疗负担。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信息化建设是重要支撑。基层卫生院应加快与上级医院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共享;利用远程会诊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资源;开发移动应用,提供在线咨询、健康监测等服务。技术赋能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拓展了服务半径。
多部门协同是关键保障。卫生院要与乡镇政府、村(社区)委员会、医保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解决群众就医中的堵点难点。如某地建立的"医疗+医保+民政"联办机制,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申请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
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常态推进
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不能一阵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定期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升。只有制度化、常态化推进,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基层卫生院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不仅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更能增强群众获得感。这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高效便民的服务惠及每一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