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推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发布时间:2025-07-23 13:55:05 来源:青川县卫健局 浏览量: 作者:通迅员
八项规定实施这些年,广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弄清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群众真切感知着这由表及里的蜕变,昔日“门难进、脸难看”的疏离感,被一股清朗务实的新风逐渐吹散。
刹住歪风邪气,带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曾几何时,基层干部被裹挟于各种繁文缛节与应酬泥潭之中。八项规定如一把锋利手术刀,精准切除这些沉疴积弊。干部下乡扫码付费吃食堂、进村入户自带干粮成了新规矩,会议文件大幅“瘦身”,调研检查轻车简从、直奔主题。刹住的是挥霍享乐的不正之风,立起的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坐标。这股清流冲刷着基层政治土壤,让党员干部从无谓的“人情债”与“会议圈”中挣脱出来,得以将目光与脚步重新投向广袤的田野与百姓的屋檐之下。
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干部的上心事。“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内化于心的行动准则。群众饮水不便,干部便多方奔走引来清泉入户;办证难、办事慢,干部便主动上门、全程代办。在八项规定精神指引下,基层干部自觉把“办公桌”搬到一线,把“服务点”设在现场,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自身履职尽责的“任务清单”和“成效清单”。正是这一件件带着泥土芬芳的实事,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把党心民心紧密连接起来。
干部作风转变,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当干部俯下身子真办事,群众自然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村头巷尾,常能听到这样的朴素心声:“以前找干部难,现在干部常往家里跑。”“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这些由衷赞叹,是八项规定在基层最生动、最真实的注脚。它修复了曾被损害的公信力,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新焕发出耀眼光彩。干部作风的转变,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群众不再视干部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可以倾诉困难、商量对策的贴心人、主心骨。这份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情感纽带,在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互动中不断加固、愈发坚韧。
八项规定所开辟的新局弥足珍贵,其精神内核更需我们基层干部时时拂拭、代代相传。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持续擦亮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让“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成为融入血脉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唯有如此,方能不断巩固血肉联系,凝聚起干群同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描绘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