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想、思民情、悟本色,以青春本色践行奋斗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26 16:30:31 来源:苍溪县龙王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作者:唐绍勋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这部著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集大成者,更是实践探索的行动指南。广大青年干部需从“学理想”、“思民情”、“悟本质”三个维度锤炼自我,方能不负时代重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学理想,坚定跟随共产党的领导,是青年干部筑牢信仰之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理想是指路的明星,信仰是力量的源泉。青年干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唯有深学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和理想光芒,才能从根本上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政治忠诚的磐石根基。这种学习绝非简单的理论记诵,而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坚定的跟随,是主动的、自觉的、建立在深刻理性认知和深厚情感认同基础上的,它要求青年干部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思民情,担当实干为民解忧,是青年干部践行根本宗旨的核心体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青年干部最有朝气、最具活力,更应常怀“枝叶关情”的民本情怀,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百姓的酸甜苦辣,感知群众的急难愁盼。“思民情”关键在于“思”,核心在于“行”。它要求青年干部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真正沉下身子,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改革发展的前沿、服务群众的窗口,摸清实情、找准问题、谋实对策。担当实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化解一个个矛盾纠纷、推动一项项政策落地的具体行动中。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青年干部当以百姓心为心,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立新功,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带头人。
悟本质,以清廉正直成就公仆本色,是青年干部永葆政治生命的根本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廉洁自律作出了深刻论述和明确要求。“悟本质”,就是要深刻领悟党的干部首先是人民公仆这一本质属性,清醒认识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丝毫不能私用滥用。清廉正直是干部履职尽责的底线,更是成就公仆本色的基石。青年干部起步之初,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处于定型期,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要常悟“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要严守党纪国法,纯洁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管住手中权、管住身边人、管住小节小事,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种“悟”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和觉醒,是对公仆角色本质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践行。唯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青年干部才能行得端、走得正,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在人生的航程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真正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