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态高压夯实“不敢腐”的制度根基
发布时间:2025-06-15 16:12:40 来源: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 浏览量: 作者:李光斌
“不敢腐”的震慑力,从来不是一时的“运动式”打击,而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性高压。“畏法律而不敢取”,本质上是让公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始终 感受到法律的“存在感”,明白权力运行全程受监督、腐败行为随时会被查,从而主动约束自身行为。
构建常态高压格局,首先要织密监督网络。一方面,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另一方面,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完善举报奖励、保护机制,让腐败行为处于“全民监督”的视野之下。例如,多地开通的“随手拍”举报平台,让群众能便捷地反映问题,成为反腐败的重要力量。
其次,要强化对“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领导干部手中权力集中,是腐败风险的高发群体,必须通过廉政谈话、任期审计、述职述廉等方式,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行政审批、执法司法、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权力边界,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唯有将“高压震慑”融入日常、化为经常,让法律的约束始终“在线”,才能让公职人员时刻保持敬畏之心,真正实现“不敢腐”的长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