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风建设在“常”“长”二字中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5-07-24 21:20:53 来源:三台县老马镇 浏览量: 作者:刘事欣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规律:唯有靠制度管根本、利长远,才能跳出“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完善,作风建设正是在“制度设计—执行监督—深化治理”的闭环中,实现了从“徙木立信”到“常态长效”的跨越。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规范”,更在于“刚性”。从细化公务接待标准到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从明确问责机制到拓宽监督渠道,制度设计既瞄准“四风”老问题,又紧盯隐形变异新动向,如同为作风建设装上“防护网”和“过滤器”。但制度不是“稻草人”,唯有“长牙带电”才能见效——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行为零容忍,让“纸上规定”变为“行动自觉”,才能让党员干部在制度约束中养成好习惯、形成好作风。
常态化长效化的本质,是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它要求我们既要靠制度“硬约束”划定边界,更要靠思想“软教化”筑牢根基,引导党员干部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一时严”到“常态严”。当制度意识转化为价值追求,当清风正气成为行动自觉,作风建设便会真正落地生根,为新征程提供不竭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