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7 10:36:00 来源:射洪市委组织部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射洪市结合基层治理新要求、新特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复兴镇根据农村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类别进行梳理分类,建立“黄橙红”三级分类制度。
一、细化矛盾分类。“黄级”事件为“普遍性邻里纠纷”,这类矛盾存在易发性,大多表现为田间地里、日常相处过程中因言语或肢体摩擦,情绪激化下导致的邻里矛盾、个人不满情绪等,通过及时调解,能够有效根除;“橙级”事件为“苗头性村级纠纷”,这类矛盾通常看似繁杂无绪,往往是村(社区)在开展集体工作中思虑不周,触及到群众个人利益,导致矛盾上升激化,通常需要村(社区)干部主动调查摸排,有效化解;“红级”事件为“隐藏性刑事纠纷”,这类矛盾通常具有隐蔽性,表面上看仅仅只是普通矛盾纠纷,需要根据群众反映或已得线索进行深度挖掘,此类矛盾一旦查实,极可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需要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后续调查处理。
二、建好调解组织。在各村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化解室,由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聘请政治合格、热心公益、公道正派、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村民小组长、老党员、群众代表等担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并根据“一事一调解”原则对每个事件组建专项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对村内矛盾纠纷事件开展化解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多元化解矛盾,建设齐抓共管、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共体长效机制。一是科学防治、践行担当,下好“黄级”事件“先手棋”。坚持点线面结合,发动村民小组长、老党员、群众代表等,对村级层面能够解决的“黄级”事件及时摸排,打造“红色网格”,将群众需求落实网格之中,做到接诉即办、主动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二是合力共治、齐抓共管,打好“橙级”事件“组合拳”。针对矛盾纠纷和诉求表达日益多元化,为有效化解矛盾,化“各自为战”为“共同奋战”。对存在矛盾激化苗头的“橙级”事件,实行公开矛盾纠纷调解,与村法律顾问、司法所等联合行动,到村调解,引导村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解决矛盾诉求。三是依法善治、严格执法,用好“红级”事件“杀手锏”。镇综治中心每月定期收集各村(社区)排查的矛盾纠纷隐患,分析研判,将可能上升为刑事纠纷的突出问题定为红级事件,镇党委、政府根据掌握情况及时组建由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动专班,高效行动,妥善化解,形成多部门联动、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
四、及时跟踪问效。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对矛盾纠纷事件的判定、矛盾纠纷的受理调解、调解结果的跟踪反馈、矛盾纠纷事件的整理归档进行全程参与,并实时向村党组织反馈情况。矛盾化解过程中,驻村法律顾问对矛盾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及时提供法律服务,镇纪委及信访部门对矛盾调解过程进行监督参与,保证事无大小,有效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黄橙红”三级分类法的推行,充分发挥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激发了群众主动自治的内生动力,在源头上有效防控矛盾纠纷的产生。今年1-8月,复兴镇15个村2个社区运用该工作法,结合脱贫攻坚、防汛减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与消防队、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多头联动,积极走访摸排,有效化解“黄级”矛盾24件,及时处理“橙级”矛盾2件,暂未发现“红级”事件。
(责任编辑: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