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1-12-07 11:36:16 来源:射洪市交运局 浏览量: 作者:唐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自古以来对于育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忠、孝、悌、仁、义、礼、智、信,是我国五千年来传统育人文化的结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汲收中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批判继承。
育什么人?如何育人?于家庭、于学校、于社会、于国家,都有话说。从家的层面,孝顺父母、勤备好学、自立自强,成才必先成人,是众多父母对孩子必修课。运用家风家训文化,通过影视和各种媒体渠道,对孩子进行耳渲目染,形成牢固的家庭教育观。从学校的层面,勤奋好学,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热爱学校公共事务,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争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是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刚性要求。其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冲刺高考和社会职业教育平衡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尤为重要。从社会的层面,除了在家、在学校应该做到的外,还应热心社区公益,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国家的层面,一个有用的人才首先应该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其次应该是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人,第三,应该急难险重冲在前,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第四应该是运用自己的学来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创新工作为党和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培养人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四方联动”,从弘扬中国优秀育人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入手,夯实“三观”;从“家事国事天下事”入手,铸牢国家民族自信;从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手,急流勇进,担当作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