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溪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县级党校分类改革为契机,联合广安市武胜县、南充市嘉陵区、遂宁市射洪市以及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合川区等8所党校成立成渝毗邻地区校际联盟,着力打造一体化互动平台、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创新“共互联”工作模式,全面构建成渝毗邻地区“大党校”格局。
教学基地共享、优秀师资互派,实现干部培训联姻。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与联盟党校深入实施一体化协同管理。
一是整合师资力量。建立共享师资库,积极邀请联盟优秀师资跨区域授课。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听课、跟班学习等方式,联合打造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特色课程。目前,建立校级联盟35人师资库,已互派师资22人次。
二是整合教学基地。开放现场教学基地、先进典型经验示范点,为联盟党校开展教学、科研、考察等做好联系衔接工作,推动资源共享。
三是整合培训学习。推动相关班次送培工作,每年年初拟定培训计划互派主体班、专题班或外培班到区域党校开展异地培训,实现互办互学共提升,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目前,已互训班次16期,学员累计1000余人次。

2021年7月工信部定点帮扶嘉陵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训班在蓬溪县委党校举办
科研课题共研、科研成果互鉴,推动调研渠道联通。按照新形势下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整合联盟单位科研资源。
一是搭建共研交流平台。搭建成渝毗邻地区校级联盟平台,建立定期联合科研交流培训机制,推动各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2022年6月,围绕“党建引领 共富共美”主题,邀约成渝毗邻联盟党校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蓬溪,成功举办论坛活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言献智。
二是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在党的思想理论方面加强合作,成立联合课题组,每年确定1—2个课题开展攻关。近期与省委党校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拱市实践》课题研究;与潼南区委党校联合开展《和平与统一:“一国两制”的渊源与实践》课题研究。轮流举办课题成果评审会分享科研经验、共享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质量。
三是互鉴互学资政报告。结合区域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等撰写资政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联盟内互鉴互学,共同提升。2021年蓬溪县委党校撰写的资政报告《新发展阶段下蓬溪县文明城市建设的困境与思考》,为蓬溪县委政府解决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2022年围绕“乡村振兴、蓬溪县文旅品牌IP的特色化、智慧化、精品化之路”等专题开展调研和理论研究,撰写《蓬溪县打造牛角沟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标杆的有关建议》的咨政报告,获得县委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

2022年6月联盟党校在蓬溪开展“党建引领 共富共美”理论研讨会
办学经验共学、抱团发展互商,确保提质增效联动。围绕成渝毗邻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纲要,结合蓬溪县委“1337”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对标赶超、创新实干、奋勇争先”活动。
一是找准定位,选定标杆。以发展路径相似、改革类别相同、办学特色相近的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等为标杆,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培训、科研资政、乡村振兴、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上的资源优势,开启结对共建模式。
二是梳理问题,互寻答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向标杆党校学习,着力解决好师资力量和课件储备、科研资政、教学基地、改革创新等短板。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培训、科研资政、乡村振兴、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上的资源优势,开启为结对共建模式,形成先进帮带、比学赶超、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是轮流组织,定期交流。各联盟党校轮流组织办学经验交流座谈会,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办学治校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办学质量。在竞进比学中,蓬溪县委党校教学培训期数、科研课题立项率、咨政报告签批率增效明显。

2021年9月蓬溪县委党校赴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开展“对标竞进”工作
在四川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大背景下,蓬溪县委党校创新实践的“共互联”模式,进一步整合了区县党校师资、阵地、理论和系统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科研资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理论研究成果与资政方略有效转换;进一步推动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多元化、培训资源富集化、培训层次立体化,探索出了县级党校发展新路径,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