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实施“资源优化”行动,全面改善育人条件
发布时间:2022-08-02 16:45:47 来源: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一是写好布局调整“新文章”。坚持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按照布局调整方案,采取“三个三”方式,即“采取‘就近安置一批、进城考调一批、缺岗学校竞聘一批’三种方式分类安置教师,采取‘就近入学、寄宿入学、救助入学’三种方式分流安置学生,采取‘改建、改造、移交’三种方式处置闲置校产”,稳妥撤销教学点8个、中小学校5个,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连续两年停招初一。今年2所农村中小学撤并、7所县城中小学布局优化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同时,努力当好布局调整学校服务员,通过增设客运线路、增加客运班次,接收学生学校实行经费保底补差办法,妥善解决布局调整后红旗、育英等五所学校学生上学远、上学难问题,确保被撤并学校学生人人能上学、上好学。经验做法被《四川教育动态》《遂宁日报》、市县两改办简报刊载。
二是打好项目建设“主动战”。投资1.3亿元,新建幼儿园3所,迁建幼儿园4所,改扩建6所,附属幼儿园扩建及维修改造8所,实现每个镇有公办幼儿园目标。投入3.28亿元用于“全面改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升”“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扩容”等工程,实施“改薄”项目学校55所,完成4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造义务教育学校校舍9.8万平方米,运动场12.12万平方米,特别是蓬莱初中和育英初中投入使用,使县城学校教育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筹集1.23亿元化解大英中学、育才中学历史遗留债务,让两所高中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三是当好学区管理“先行者”。探索实施学区制管理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原则,因地制宜,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地划分为5个学区,县城区学校为各学区中心校。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学区德育研究与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学区内优质学校的龙头作用,通过同一学区学校在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德育活动、教学管理、发展规划、师资力量等方面协作探索、共建共享、交流合作,带动薄弱学校提质发展,推进学区内学校管理一体化,实现学区内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的优质均衡,有效解决城区“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以及“择校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