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盛镇始终坚持“发动乡贤干,领着乡贤冲”思路,引导乡贤力量在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促农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建设,引领“归雁”返乡献“热情”。搭建乡贤平台,汇聚人才精英,用乡情感召乡贤回乡建设,投身乡村振兴。引进“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科院博士生陈克乐研发“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精致研学产品,获“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授牌;长滩市村“地产大亨”但林徽每年定向捐资助学五一村清华学子郭宝生1.6万元;青坪村成功人士彭国飞不忘乡亲父老关心关怀,捐资10万抗疫,捐赠36万助力乡村道路黑化,点亮明亮工程;房地产老板胡良出资120万扩宽村社道路。

长滩市村乡贤但林徽捐资助学清华学子
助力基层善治,发挥“贤智”力量树“新风”。围绕“组织领、治理好、生活富”目标,“回引”德高望重的乡贤村民67名,成立“院坝乡情”义务调解队,创新“乡贤+调解议事”治理组织机构,成立流动“乡贤调解室”,着重处置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和收集群众建设意见。以“乡贤+示范带动”倡文明新风,以“院长+积分”基层治理为抓手,开展“最美乡贤”评比活动,树立善行义举榜,让身边的“劳模”“标兵”影响广大村民群众,共同营造和谐文明新风尚。

青坪村乡贤调解院坝
着眼共同富裕,突出“大户”壮大带“小户”。围绕“乡村怎么干、群众怎么带”话题,建立“乡贤产业+群众增收”带动机制,引回土门垭女婿文笃阳在同海拔唯一成功种出红心猕猴桃,助力土门垭精品示范村“农旅+”产业成势;发动爱媛达人秦辉、旅游带头人邓永军等产业大户与村民建立“技术+产业”结对帮扶;借势唐煌农业老总唐超孔雀等特种禽畜养殖技术指导村集体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特色产业,“一村多品”与粮油产业发展同步,搭建就近就业务工平台,群众在家门口“学技术、增收入”,村民“腰包鼓,心里欢”,“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

“大户”带动“小户”家门口增收
乡贤助建设,善举暖人心。各方隆盛乡贤人士“功成不忘本,德高不图名”,正以乡村“主人翁”的姿态和建设“主力军”的担当,建设幸福、美丽、和谐、富强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