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要“严”味足、辣味呛
发布时间:2022-08-23 13:17:18 来源:大英县天保镇 浏览量: 作者:张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5年建立实行以来,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推动破解一批影响重大、久拖不决的难题,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人民日报)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烫手”问题“治标”更“治本”。同样,在履行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上,也要秉持势如破竹的坚韧,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啃最硬的“骨头”,破最难的问题。始终围绕问题导向,压紧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以整改日常监督推动巡察整改见真章。
聚焦症结表面,解悬而未决的难点,善做减法“止痛”。巡察发现并反馈了问题,就必须抓好整改落实,整改的不到位、不彻底,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日常监督部门要依规处置巡察移交的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选拔任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线索,坚决从严、逗硬,并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迈出门看问题整改,建立完善整改监督台账,做到问题处理一个、销号一个。
聚焦病灶里子,清长期未解的淤点,善做除法“去根”。针对个性问题顽瘴,要精准摸脉、问诊下药,严格审核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整改进展情况,扎实开展为期三个月集中整改期的督促检查,加强重点问题整改指导,对整改措施持续跟踪问效。坚持上门抓问题整改,既看整改报告“实不实”、整改措施“落地”情况,又估整改质量“高不高”、成效“好不好”。三个月后,也要适时对重点问题进行“回访”,倒逼被巡察单位整改主体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彻底到位。通过整改日常监督,有效去除反馈问题痼疾,防止纸上整改、虚假整改,确保药到病除。
聚焦管理规范,通梗阻不畅的堵点,善做加法“巩固”。日常监督部门在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责任的同时,多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在督促指导各单位共性问题的整改过程中寻找突破口。通过补齐体制机制短板,规范工作操作流程,强化专业培训,明确工作纪律要求,让监督实时在线、绝不退位。要凝聚整改日常监督合力,共同构建整改监督工作闭环,突出整改成果运用,让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在抓巡察整改责任落实上“无机可乘”,确保发现问题未“反弹”、不“回潮”,切实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