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到底要不要坚持
发布时间:2022-09-08 20:27:51 来源: 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 浏览量: 作者:刘亮亮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 ,9月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发布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动态清零’还会持续多长时间?既然超过90%的中国人民已经接种了疫苗,中国是否打算改变政策,与病毒共处?是否有相关的时间框架?”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回答该问题时说,并没在直接回答,到底要持续多久,他只是委婉地解释说,“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我们必须以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时因地因势不断优化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秉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科学规律的现实选择。”
疫情再成舆论关注的最大焦点,因为进入封控和半封控的中国城市越来越多,即使疫情尚且平稳的地区,人们的外出旅行也受到严重干扰。一旦放开,全国会一天几十万、甚至高峰时期上百万病例,至少一段时间里肯定会这样。虽说死亡率很低,在医疗发达的西方降到百分之零点几了,但是感染的规模这么大,死亡的总人数也会很高啊!全国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怎么办?他们会不会染上?中国现在生的少了,但去年也新添1062万新生儿,全国上亿家庭有未成年的孩子,那些人家的大人们该有多担心!如果真放开了,很多人表示将不会再去坐公共交通,不会再去餐馆吃饭,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他们表示自己将不会再去公共场所消费。那么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真放开了,经济就肯定能好起来吗?
我们个人可以做自己的主,“豁出去”,或者“认了”,接受“放开”的全面风险。或者让自己缩起来,把安全放在绝对第一的位置,宁可少挣点钱甚至一段时间不挣钱,只要不染上这个讨厌的病毒就好了。
但是国家不行,主政者们必须通盘统筹中国绝大多数人方方面面的利益,考虑不同群体的意见,以实现全国人民利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为目标,制订统一的国家防疫政策。常言道:大灾不过三年,而闹新冠肺炎已经快三年了,接下来怎么办?在这个困难时候,听国家的,跟着国家走,这是最理性的思想方式。社会上有专家、有意见领袖,但是他们对全局的认知,对政策产生效果路径的了解都有局限性,而且他们表达各自看法时还会受个人价值观和情绪的影响。他们的看法和意见都会汇总到国家层面,国家的最终决定能够做到最理性,最统筹兼顾,最对全国大多数人的利益负责。国家的防疫政策除了在这个困难的时候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我们真正需要的保护,不可能有其他动机。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做好的防范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