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遂宁党建

文艺工作当为世所用

发布时间:2022-09-30 11:19:58    来源:大英县财政局    浏览量:   作者:罗荣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当秉持“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的创作理念,以创造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作品为己任,以纪实的笔墨、创新的精神、向善的格调,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让文艺工作更具价值。
       当前,不少影视作品备受社会大众追捧成为热播剧,然而,由于部分文艺工作者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他们的作品往往包含着暴力、低俗、色情等内容,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气。明星艺人违法失德现象也屡见不鲜,他们的违法行为不仅葬送了个人的前程,也扰乱了行业秩序、败坏了行业风气。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
       如今,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更需守正道、走大道、多创新,不断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文艺工作者当崇德向善,端正自身认知和品格,弘扬和歌颂正气,引领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正所谓,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创作者心胸、学识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内涵,完善自身品格,肩负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社会责任,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这也离不开外界的规范和引导。政府要制定从业规范和准则,表彰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师,加强对于违法失德人员的惩戒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舆论氛围。
       文艺工作者当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记录时代变迁、社会现实,服务百姓精神生活。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人民的生活如同广袤的大地,人民就是文艺创作的源头。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孔乙己,到《平凡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从陈忠实笔下白鹿两家的恩怨纷争,到《山海情》中排除万难的脱贫攻坚……事实证明,文艺创作只有扎根百姓、扎根生活,用心用情抒写人民、记录时代,才能塑造经典形象,成就经典力作。与此同时,人民也是文艺服务的对象,在民族积贫积弱的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正是通过直击人心的作品,用文字叩问当时人们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觉醒,他们的作品也深刻体现了为世所用,在现在看来,依然能够引起心灵的震憾。
       文艺工作者还需守正创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借助现代思维和手法,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想象。新技术引发媒介变革,催生出新的文艺实践。然而,文艺创新不能忘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文艺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内容与手段,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将创新精神融入文艺创作全过程,不断革新理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文艺新空间,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大文艺工作者当崇德向善,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对社会有价值的优秀作品,书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地方频道: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宜宾 南充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牧 凉山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投稿邮箱:djypta@163.com     电话:13688124327
Copyright© 2021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