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为即将出版发行的《复兴文库》作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所著的序言,以史为鉴,汲取力量,察往知来,找准方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当好复兴路上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重游”南湖红船,赓续红色血脉,当复兴路上理想信念坚定的“坚定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百年前,面对旧社会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现状,立志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十几位年轻人作为代表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征程。回顾百年的艰辛征程,从50多名党员探索救国道路,到今天9600余万名党员在全国开拓复兴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又在考验中取得一次次胜利,靠的正是千千万万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从革命时期的“抛头颅洒热血”,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推进乡村振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复兴路的新征程,如何走好?以史为鉴,坚持党的领导是走好复兴路的关键。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当好复兴路上理想信念坚定的“坚定者”。
“再览”偏远乡村,弘扬务实作风,当复兴路上为民奉献造福的“奋进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98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无一不是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扶贫人”。面对复兴路的新征程,如何走好?以史为鉴,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务实作风是关键。我们要能吃苦,敢吃苦,不怕苦,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放在首位,当好复兴路上为民奉献造福的“奋进者”。
“回顾”百年复兴,永葆危机意识,当复兴路上砥砺奋进攻坚的“搏击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回顾党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国内,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富裕之路,精准扶贫的实施使我国在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国际,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GDP排名前列,
全世界掀起学习
汉语的热潮。历史启示人们: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1840年鸦片战争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从此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今天,中国迎来实现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新时代,机遇前所未有。面对复兴路的新征程,如何走好?以史为鉴,永葆危机意识,不断自我革命是关键。脱贫攻坚战虽已全面胜利,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何实现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等都是史无前例的新课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尽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如今我们面对的难题并不容易,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永葆危机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拼搏,当好复兴路上砥砺奋进攻坚的“搏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