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9 17:45:08 来源:船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量: 作者:徐锦秀
培育涉农干部队伍,打造精明强干“指挥员”。基层农业干部特别是县乡村干部是乡村振兴工作第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培育涉农干部队伍,一是更新乡村干部队伍,选派精兵强将、招录年轻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结合当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编制人员招聘向乡镇倾斜,让年轻干部到一线锻炼,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二是提高涉农干部的“三农”工作本领。加强干部培训力度,让涉农干部懂农爱农,改进工作作风。“三农”干部要努力成为通政策、通业务、通技术、通市场的人才,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打造新型职业“主力军”。“就地取才”,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全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建设,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主力军。一是健全本土人才挖掘、培训、使用的常态化机制。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深挖细选,对乡土人才分门别类、系统培训、精准使用,搭建好“破土而出”的渠道。二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评职评价体系,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精准掌握本土农业技术人才信息,明确职责义务,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可度,增强其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让本土的能工巧匠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大展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打造与时俱进“领头雁”。外来人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往往能够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激活乡村发展的活力。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更真诚的姿态、更开放的胸襟、更优惠的政策 “筑巢引凤”。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把乡村振兴急需的产业精英、致富能手、业界专家引进来,投入到乡村振兴大业之中,开启智慧“引擎”,补齐人才“短板”,为振兴乡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外来人才持续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也会对本地在外人才形成一种带动效应,集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到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就会与我们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