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精准落实二十大宣讲
发布时间:2022-12-30 13:19:03 来源: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 浏览量: 作者:陆丽平
近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身处基层,为切实打通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党的基层“宣讲家”,让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宣讲中“落地生根”,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路生花”。
一是要“接地气”。宣讲效果好不好,听众感受最重要。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要说清楚、讲明白就要努力做到“因人施策、因人施教”。切忌不顾听众感受,死板地照着宣讲稿一字一句地念,切忌尽讲一些晦涩难懂的纯理论性知识,这只会令宣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时要根据宣讲对象的 “文化程度、年龄特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不同,精心准备选题,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有所获。另外,要深入基层一线,仔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小话题”讲“大主题”,以“百姓话”讲“大道理”,把二十大精神“官方语言”转化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变为“朴素道理”,通过面对面交流,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从而激发群众想学、愿学、爱学之心。
二是要“灵活学”。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中抽象化、概念化东西较多,若靠单向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宣讲,难免会让广大党员群众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坐不住、听不进、记不住的逆反效果。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运用“情景+体验”“线上+线下”“网络+实际”“理论+实践”等新模式,变以往“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你讲我问”“我问你答”的互动式宣讲,提高群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活跃度。要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多走田间地头,多敲百姓门,多坐农家凳,深入群众一线。另外,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各党组织采取会议传达与研讨交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线上与线下融合学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专题学习,同时组织撰写汇总二十大会议心得体会和党员学习笔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走深走实。
三是“强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通过本单位微信公众号以及“四川党建”“学习强国”等网上学习平台,定期推送转发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相关学习内容,保证辖区党员干部快速学、及时悟、迅速懂,掀起喜迎二十大、学习宣传二十大的新高潮。同时,积极整合党群服务阵地、党员活动室、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通过开展会议集中宣讲、群众座谈讨论、学习小组自学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会议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热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是“重落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想要二十大精神宣讲真正扎根基层开满花,就必须在落实上下足功夫。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困扰人民群众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实际运用二十大报告中的先进方法,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与当前疫情防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扎实推进亲民化改造、乡村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项目快速落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同时把二十大重要精神与当前乡村振兴、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带来的新变化,全面推动二十大精神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真正实现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最终目的,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