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伟大斗争精神,锤炼过硬斗争本领
发布时间:2023-02-24 10:09:01 来源:遂宁市船山区医疗保障局 浏览量: 作者:杜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之决心与意志的坚定表达和庄严宣示,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和精神指引,是增强斗争本领、不负使命的时代要求。将斗争精神发扬到底,必将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一、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困难和挑战是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全党必须做好进行更加艰苦卓绝斗争的准备。这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的伟大号召,是百年大党的执政智慧、战略自觉与历史清醒。“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广大领导干部锻炼成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斗争智慧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和哲学智慧的集中体现。矛盾与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的统一与对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坚持斗争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就是要在斗争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斗争促进统一,实现矛盾的积极转化,引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顽强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钢铁意志带领中国人民击退了敌对势力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攻克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险关要隘。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靠的就是顽强斗争。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还是顽强斗争。新征程上,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底色,还要继续坚持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通过顽强斗争创造历史、走到今天,也必将通过顽强斗争赢在当下、赢得未来。
三、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
《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历史告诫我们,丧失忧患意识、放弃斗争精神,必将付出国灭家亡的惨重代价。我们处在一个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时代,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未雨绸缪,时刻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等重大考验的准备,在斗争中寻求突破,在斗争中保持定力。当前,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这个过程没有教科书,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经验,还有“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种挑战和意外不时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守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100多年来,我们党以一往无前的顽强斗争推动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认识和掌握历史规律,从而赢得历史主动,取得历史性胜利。在悠久的历史传统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养成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斗争自信,形成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战略智慧。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历史中形成的斗争智慧,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铸就深厚持久的顽强斗争精神,推进伟大斗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党和人民的奋斗和汗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行路上,我们必须将斗争精神贯穿到底、坚持到底,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