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发布时间:2023-03-16 21:36:00 来源:大英县盐井街道办事处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一是高质量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效果显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利用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环境的治理。三是数字化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四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长显著。农村电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向现代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重点要聚焦以下环节。
一是深刻把握和践行大食物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单一的饮食结构成为过去,食物来源更为多样和丰富。二是加速重塑城乡关系。受传统工业化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完全破除,制约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三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任务之一。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坚定不移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定推进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要继续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更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探索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防止地力下降,保证“粮田”为“良田”。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调查,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耕地休养生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践证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规范作业促进先进农业绿色技术的使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切实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促进非农就业和返乡创业,保障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应继续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脱贫农户的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