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2023-03-24 21:32:35 来源:天保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作者:胡雪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淡漠农村、忘记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其关键在于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联动。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一些地方通过集中整治较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但不久便出现了设施闲置破损、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原因是缺乏责任分解,有人建设,无人管理。要坚持以建促管,以管带建,管建结合,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配套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完善长效管理的责任机制,有人管事,有人问责,保证建成一个、管好一个、用足一个。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各部门要通力配合,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农田、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除了通过宣传栏或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外,应将环保宣传与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多筹划一些环保类的宣传节目,使环保意识深入民心,约束村民的不环保行为,从行为上减少环境的污染。二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督导、宣传、奖惩等方面长效工作机制。有关部门、乡镇建立议事协调机制,通力配合。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党政“一把手”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不断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奋力打造“宜居乡村”。
锻造乡村振兴“铁军”。一是培养本土人才。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从当地发现人才,培养“本土能人”,打造懂三农、懂管理且能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适用型人才。提高本土人才待遇,营造良好干事环境,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夯实第一书记、三支一扶、驻村工作队等队伍建设,强化考核监督,切实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作用。二是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优化人才结构,转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实现“人才回流”。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