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画纸,构“理论创新”之美图
发布时间:2023-08-28 23:30:33 来源:大英经开区 浏览量: 作者:刘红梅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理论的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石,立足于新的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又回归和指导实践,让理论创新在实践中获得蓬勃生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问题意识”为画笔,勾勒“发现真理”结构线,铺大“发展真理”调子,以“实现真理”颜料深入描绘,达到构“理论创新”之美图的目的。
以“问题意识”为画笔,勾勒“发现真理”结构线。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广大职工干部要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方法。要深入实践,增强问题意识,在实践感受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捕捉重大而紧迫问题的细节和变化,挖掘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规律和现象,去寻找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发现和探索新的问题和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方可便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实践”的画纸上,广大职工干部要以“问题意识”为画笔,勾勒“发现真理”的结构线。
以“实践经验”为画笔,铺大“发展真理”调子。对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观点和思想,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对实践经验和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依据其中的规律和模式,进一步提炼出一般性的理论和原则。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中的验证和实证,来检验和修正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得真理不断得到验证和更新,逐步向更加完善和准确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以“实践经验”为画纸,铺大“发展真理”调子。
以“实现真理”为颜料,深入描绘“理论创新”之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要以“实现真理”为颜料,深入描绘“理论创新”之画。首先,注意“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量感,反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困难和挑战中,不断评估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修正。其次,我们要注意“实践的反馈机制”质感,通过实践的结果,不断反馈理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这种反馈机制可以使得理论更加贴近实践,同时也可以使得理论不断发展和进步。最后,注意“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空间感,推进理论创新需要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我们要以“实现真理”为颜料,深入描绘“理论创新”之画;要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要以“问题意识”为画笔,勾勒“发现真理”结构线,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们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要以“实践经验”为画笔,铺大“发展真理”调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以“实现真理”为颜料,深入描绘“理论创新”之画。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