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一建党节,往常总等我六点钟唤他才慢悠悠起身的父亲,今早不等饭做好就精神抖擞地起了床。他心心念念的,是要去参加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
饭后的他忙得像个准备登台的演员:仔细洗漱、认真剃须,还拿着几套衣服反复问我哪套更合适。对着镜子,他一次次调整党徽位置,时而皱眉,时而点头,眼神里满是郑重。即便自己反复确认过,最后还是不放心,非要我再帮他看看党徽是否端正、位置是否合适,直到得到我的肯定,脸上才露出安心的笑容。
党支部约定九点在指定地点集合出发,可七点刚过,父亲就要跟着我出门。一路上,他小声哼着熟悉的红歌,双手轻轻晃动,步伐轻快得像个迫不及待去学校的孩子,那股子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自己入党转正那天,94岁高龄的老党员邓婆婆,拄着双拐坚持来参加党员大会。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今天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我更加明白,信仰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生命中最坚定的支撑。这种信仰,无关年龄,无关岁月,它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是无数共产党人用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信仰最纯粹、最动人的模样。
岁月无声,信仰有痕。那些步履蹒跚却坚持参会的银发身影,那些为一枚党徽反复端详的郑重眼神,都在诉说着无声的誓言。无需聆听激昂的宣讲,只要留心观察他们的日常,细细体会那每一个坚守的瞬间、每一份纯粹的执着,其实就是最生动的党课。


今天上午,我们单位党支部也将召开党员大会。我来到办公室,拉开抽屉取出党徽的刹那,父亲今早反复调整徽章时专注的眼神,像电影情节般在我脑中回放。那时看着他一遍遍确认党徽位置,我还暗自疑惑这份郑重是否必要,此刻指尖抚过同样的徽章,金属的棱角硌着掌心,却在摩挲间泛起温热。我学着他的动作,将徽章轻轻别在胸前,又不自觉地抬手扶正——这个清晨让我不解的细节,此刻竟化作深刻的领悟,原来每一次调整都是对信仰的校准,每一回凝视都是对初心的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