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遂宁党建

赓续抗战精神・躬耕育人使命

发布时间:2025-09-12 01:39:58    来源:蓬溪县委党校    浏览量:   作者:陈凤祥

        抗战历史,是一部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生动见证。今天,当我们以党校教育者的身份回望抗战历史,既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何学党史、如何学党史”的深刻叩问。
        一、始终铭记历史之根:历史是淬炼初心的“政治熔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3500万同胞伤亡、600亿美元经济损失、5000余个日夜的抗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悲壮史诗。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大旗,我们党发动群众开展地雷战、地道战,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英雄群像。当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以铁的事实回击“游而不击”的污名。当正面战场陷入僵局时,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了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这些数据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论断,也是“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核心密码——唯有扎根人民,方能无往不胜。抗战精神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面对各种诱惑和风险挑战时,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顽强的斗争意志,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始终坚守教育之本:讲台是坚守真理的“红色阵地”
        党校姓党,决定了我们解读抗战史必须秉持的“大历史观”。讲好党史课,注重“史论结合”,避免“空讲概念”,通过讲抗战故事、关键事件来具象化党的理论,做到“史实为骨、理论为魂、情感为血”,以更具穿透力的理论阐释,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基站”,让学员在真理的甜味中坚定信仰。“讲稿虽轻,承载的是党的理论武装重任;讲台虽小,矗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灯塔。”当抗战精神从史书中走进教案、从展柜里融入案例、从口号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逻辑,我们的课堂就能成为滋养红色基因的沃土!80年前,陕北公学的教师们在窑洞中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为前线输送万名干部;今日,面对篡改南京大屠杀史实、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杂音,我们需以“敢于亮剑”的姿态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
        三、始终勇担时代之任:践行是“两个确立”的时代答卷
        抗战精神不是尘封的往事,而是流淌在党员血液中的基因。传承抗战精神,最终要转化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抗战时期,“党指挥枪”确立了革命方向;新时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锚定了复兴航向。今年“九三”阅兵,世界瞩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寥寥数语,道出纪念大会的非凡意义。阅兵仪式上,铁甲生辉、战鹰翱翔,展现的不仅是国防实力,更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坚定信念。党校教师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必须坚守一个底线:抗战教学不是历史猎奇,必须始终服务于“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政治锻造。历史从未远去,精神永续传承。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奋力拼搏,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党校答卷!
地方频道: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宜宾 南充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牧 凉山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投稿邮箱:djypta@163.com     电话:13688124327
Copyright© 2021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